1. 基于工件尺寸确定基础行程范围
精雕机的行程需覆盖工件在X、Y、Z三轴方向的最大尺寸,并预留一定余量(通常单边增加5%-10%的加工安全距离)。
例如,若工件长度为300mm,建议选择行程≥350mm的机型,避免加工时超出设备限制。
2. 考虑材料特性与加工需求
材料硬度与重量:加工硬质材料(如陶瓷)或重型工件时,需选择刚性更强的机型,避免因设备变形导致精度下降。
加工深度:Z轴行程需大于工件厚度与刀具长度之和,确保完成深槽、镂空等工艺。
3. 平衡效率与成本
避免盲目选择超大行程机型,否则会增加设备成本、占地面积及能耗。
若加工对象主要为中小型零件,选择紧凑型精雕机(行程在500mm以内)更经济高效。
4. 关注设备性能参数
加速度与重复定位精度:大行程机型需匹配高加速度电机和稳定的机械结构,以保障高速加工下的精度。
特殊加工需求:如加工大型模具或复杂曲面,建议选择带有动态补偿功能的大行程精雕机,减少误差累积。
总结:行程选择需综合工件尺寸、材料特性、成本预算及设备性能,优先满足核心加工需求,避免功能冗余。